底部采樣器在加油站 油品安全接卸中的應用實踐
2023-02-07來源:中國安全生產 作者: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漢銷售分公司 梅玫
一直以來我們各加油站在進行油品接卸的過程中,都非常重視油品的數量和質量驗收,而傳統的驗收需要人工上到罐車頂部進行取樣,這樣就存在一定的登高風險。同時,隨著公司地罐交接驗收模式的不斷深入,計量員隊伍的優化要求,需要進一步優化油品接卸的流程,縮短驗收的時間,從而提高勞動效率。
目前罐車上采樣的風險
罐車上采樣的流程?,F階段,各加油站進行罐車采樣時,具體操作為在加油站卸油場地,由人工上到罐車頂部打開人孔蓋進行取樣,取樣器材質為黃銅,規格為1000ml。操作時,先釋放人體靜電。將采樣器以不大于1米/秒的速度下落至罐車油液的二分之一處,用力提拉采樣器的防靜電繩,待采樣器裝滿油樣后,緩緩拉起,提出時應使采樣器盡量不要觸及金屬油罐,以避免靜電放電,整個取樣過程中必須保持底部采樣器、防靜電采樣繩牢固連接,以順利導除靜電,整個量水高及取樣的過程需要用時至少10分鐘。
面臨的風險:人工上到罐車頂部取樣,存在登高墜落的風險;人工采樣時,直接面對人孔蓋容易大量吸入高密度的油氣混合氣體,容易造成人體傷害;取出樣品時,取樣品外壁掛料,會出現滴灑,容易對罐車頂部造成污染,不利于環境保護,并存在安全隱患。
實施運用底部采樣器的重要性
底部采樣存在的風險。在加油站接卸油品時,直接從油罐車進行底部采樣,存在的最大問題在于罐體內外壓力相差較大,油樣不會緩緩流出,容易出現噴射、泄漏,這就要求需要采用連通的裝置與油罐車底閥相連,進行底部采樣,因此,罐車底部采樣器應運而生。
實施便攜式罐車底部采樣器的優勢:
油品取樣準確。油罐車內的雜質待靜置后基本沉淀在罐車底部,使用罐車底部取樣器,在地面全密封操作取樣,取出的油樣能真實反映罐內油品的質量狀況,保證了取樣的準確性和不重復性,代表性強。
操作快速簡便。使用底部采樣器后僅需3分鐘,無需登高,即可輕松獲取油樣,避免了人工帶計量器具上車測量,減輕了員工的勞動強度,節省將近7分鐘的油品驗收時間,提高了加油站的勞動效率。
裝置安全可靠。一是在使用底部采樣器后,員工不再需要進行攀登車頂取樣,實現地面密閉取樣,完全避免了罐車頂部取樣操作可能引起的各種安全隱患。二是罐車頂部人孔蓋開蓋后,油氣混合密度大,員工長時間頂部作業吸入后,容易引起不適,無需登頂操作后,可以進一步確保員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裝置安裝簡單。員工只需把快速接頭連接至卸油口即可進行采樣,不對罐體進行任何改動,裝置本身各功能機構均成整體,只需人工按要求連接即可。
環保降耗。采樣器為全密封操作,不會出現遺灑滴漏,不會對周邊土壤造成污染,避免了油品的滴灑污染及浪費。
裝置設計輕便美觀。依據《石油液體產品手工取樣法》取樣標準進行設計,總體約為2.5kg,全不銹鋼制作,可實現使用周期長,攜帶方便,美觀耐用的目標。
便攜式罐車底部采樣器的工作原理
底部采樣器總體結構圖
底部采樣器的構造。
快速接頭:用與油罐車的卸油口快速連接。
計量艙:用于計量流出的樣品量。
放空閥:放取油樣時做放空使用。
防溢排氣閥:用于油品進入采樣器后,剩余空氣的排出。
觀察窗:用于觀察進入采樣器的油品位置。
采樣閥:用于放出油樣方便化驗。
工作原理:首先關閉采樣器上的所有閥門,并將采樣器快速接頭連接在油罐車的卸油口處,因排氣閥設計排氣量較小且采樣器容積小,需緩慢打開底部閥門一條小縫,否則容易導致油品因氣壓原因迅速裝滿造成排氣孔噴濺。同時,觀察觀察窗浮子及液位,發現浮子快上升至排氣閥處,迅速關閉油罐車底閥,將量杯置于采樣口下,打開采樣閥取出采樣器內油品,若在此過程中發現流速過慢,可打開放空閥,直至油品流凈后,將采樣器進行拆卸。具體見示意圖。
推廣使用罐車底部采樣器的思考
做好試點站點的試運行工作。在中石油湖北分公司常青加油站開展試點試運行工作,從目前試用效果來看,優化了油品驗收的流程,每車油品由之前的上車取樣計量至少花費10分鐘,到現在的車輛底部取樣計量花費3分鐘,大大縮短了接卸油品的總體時間,提高了員工的勞動效率。
做好擬推廣站點的輪訓工作。結合試運行情況,擬定具體的操作流程,收集整理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如個別站的快速接頭內墊圈可能過厚,導致采樣器難以與罐車底部卸油口緊密咬合。罐車卸油閥開啟幅度較大,導致觀察窗內油品溢出等,通過輪訓工作的開展,為后期推廣奠定基礎。
做好與現有計量操作規程的融合。結合已有的“地罐交接八步法”及“三二三”驗收流程,將底部取樣“七小步”進行融合,使油罐車到站后,站內人員能夠快速、準確無誤地進行油品驗收及接卸操作。
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該便攜式罐車底部采樣器的功效已經初步顯現,也是在加油站油品接卸過程中底部采樣工作上進行的一些探索和嘗試,后期將不斷收集試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持續加以完善與改進,努力實現加油站油品接卸過程中底部采樣工作的創新與提升。